本人喜歡轉載梁小鷹的文章,又尊稱為"老師",因為十多年前曾參加他一個很平宜的課程,又有東西學到。但本人經常都找到老師不足處,所以雖然跟過很多老師學很多東西,沒有一個令我跟足一世。梁老師似乎對波浪理論的先驗性還是有些迷戀,而他常批評的"波浪大師"(許某)更是語出驚人死不悔改的表表者,這是我要批判的東西。(我也很有興趣聽聽梁老師的新招式「波段順勢操作」有何新的啟發。)
世事錯綜複雜、因果相扣,每一環都有變數。現今的股市,受政府政策、群眾心理和大戶策略影響,而三者都是互動的,不會有既定的模式。大戶也要因應群眾的教育和資訊的進步而改進策略,也要看政府的面色,政府又要從政治層面去調整政策。所以如果認為股市的走向一定跟著一個模式和比率進行,那是很可笑的,所以先驗論是不可取的。
凡事如果不了解就相信,或是不了解就不信,都是迷信。
波浪理論有可取的地方,其實是描述市場心理狀態和發展程度的工具。
推動浪有12345,是對應兵法中的"一而再、三而竭",進攻中間有兩個整頓,十分合理。135三次進攻,其市場心理從不信、到相信、到過火,人之常情。
調整浪有ABC,即是防守一方敗了兩次已經潰不成軍,也合理。這是哲學層面的事。
波浪理論只有3個硬性規則,其實只是邏輯上的必然。
其一是2浪不應低於1浪。這是當然的,因為有新低點便是未跌完,跌完才算是升浪開始,才算是1浪嘛。
其二是3浪不應是135中最短。這也是當然的,因為它定義為爆炸性上升,沒理由短過懷疑階段。
其三是4浪不應低過1浪頂。這也是當然的,如果發生了,即是爆炸性上升後又出現了爆炸性下跌,或者那個"3浪"不夠爆炸,便要懷疑後市是否有力再升或者之前不是"3浪"了。
也有些"輔助規則"。如"交替規則": 2和4,如果一個是簡單形態(如之字),另一個多數是複雜形態(如三角)。
對各浪可能出現的形態,有詳細的描述。例如,三角形只存在調整浪中(2,4,B),楔形只存在推動浪中(5,A,C)。這像是把形態的理論引用了,因為三角形是調整形態,楔形是轉向形態。
比率模式中,一個浪有幾個比率可能性,而實用上又容許有誤差的話,實際是有等於無。
"輔助規則"不算是規則,因為不是必然的,如果符合就信心加強一些而已。調整浪是沒有規則的,只是描述了一些可能發生的形態,你會發現它已經幾乎包括了所有情況了。甚至可以在ABC後任意加入X浪 (延伸浪 --- 即是說明跌夠後可以橫行很久才開始升浪)。
我們看到,波浪理論中,清晰的幾條根本就是定義,不是預測,其他的都是模糊的可能性,不能用來預測。
如果有人認為可以用波浪理論測市和發達,我認為他有點迷信了。但透過波浪理論認識市場一般的發展規律和心理狀況,幫助制定策略,則有可取之處,而它的浪中有浪的結構,表達了"大宇宙小宇宙層層相疊"的道理,在哲學層面上有先進之處。
我也喜歡談波浪,但聲明是把它當作是"描述語言",例如我只說了"第2浪"三個字,如果你也了解這套語言的話,會立即知道我對整個前因後果的看法,很省力,但我的假設和看法是否正確,就很難說,事後才知,而所謂的"數對了浪",只是猜中或撞中後市升跌而已。即是說,是因為猜中而數對,而不是因為數對而猜中。不必神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