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愛自由、自然、自在。

2009-12-27

近月轉沽恆指期權

過往6年,都是專注沽股票期權,由9月開始,我卻開始學沽恆指期權,而且覺得以後會離開股票期權市場。

兩者的分別,主要是風險性質不同,因此操作概念不同。股票期權是實貨交收,通常做法都是預有錢 short put 到價時接貨,不會做槓桿,short call 則要有貨備兌,這樣理論上風險有限,而又會沽出較為接近的行使價,在平常日子,是可以用很少的按金操作,每月穩定地收取回報不俗的期權金,而不會擔心風險。恆指期權現時每手相等於100萬股票的風險,現金計算輸贏,很難沒有槓桿成分,是純以按金操作的高槓桿賭博,傳統觀念是,槓桿就是風險,現金買東西是低風險,所以初學時對指數期權避之。

經過幾年瘋狂牛市,再經過金融海嘯,對風險的看法改變:不知有風險就是風險,知道風險在何處則風險減低。在海嘯中,輸得最慘的是全副身家買入"低風險"、"很安全"的資產的人,反而我這類投機人士,只是皮外傷而已。實情近年我很少聽說有人炒期指輸身家的,明知自己在做高危動作,一定做足安全措拖,有問題會立即跳車,證券行亦會call margin兼代客斬倉。

做期權是賭波幅,這幾年深刻感受到個別股票的波幅難以預測,可以一日升跌10%,一星期升跌20%,站錯邊難以補救。相反指數的波幅有個譜,一般一個月10%已很多,就算海嘯高點那兩月,都是整月20%左右而已,而且中間總有很多反覆調整,可以補救。

沽指數期權,我現時會沽很遠,股災也難以即月到達的行使價,每手賺很少,但合約數量就頗多,並打算持到結算,我不知是否是最佳策略,我知道有些熟練的人會沽出較近的行使價,每手賺多一些並會中途食糊。由於我對於月中大市升跌時對權價、按金和自己的心理狀況的變化仍不是很有經驗,沽遠一些較為心安。

雖然行使價難以到達,用按金操作的最大風險乃是call margin 了。股票期權是不計floating loss的,按金水平亦較為穩定,指數期權的按金變化很大,floating loss又會扣去可用按金,聽說死的人多是死於按金不足要斬倉。

本月我就經歷了一個教訓,在三個月練習後本月剛剛想加大倉位賺多些,便遇上杜拜的驚嚇,那幾天一邊要補孖展一邊要減倉,做到頭都暈兼先輸一筆不小的數目,才把按金水平控制在舒適範圍,幸好餘下的倉位和日子都順利,現時已接近結算,整月應該可有不俗的利潤,甚至拍得上以前做股票期權順境的月份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